首页/投资者教育/反诈专栏

金融教育宣传周防非反诈专栏|九月预警

发布时间:2025-09-17

当前,侵害弱势群体的案件频发,各类非法证券期货、非法集资、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并且犯罪手法紧跟时事热点、花样百出,我们一不小心便会着了道。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犯罪手法,提高防范意识,各地公安局、法院和证监局都会梳理典型案例,剖析作案手法,给出预警提醒。小新会定期为大家搬运典型案例,希望大家以例为鉴,提高警惕。

 

到了月底,花呗额度已达上限,刷爆的信用卡要还了,房贷车贷也催款了。如果此时,有人称可以轻松贷款,解你燃眉之急你动心吗?网络贷款方便快捷吸引人,诈骗分子以“零门槛、低利息、秒批款”对受害子以者进行引诱,潜伏在微信群、QQ群等各大社交平台,冒充银行客服发布虚假贷款信息,骗子利用了银行贷款程序繁琐严格,如果一不小心踩入坑中,“客服人员”“审核员”一齐上阵,层层设套!“平台费”、“解冻费”、“验证费”、“保险费”、“保证金”一道道手续,连番“轰炸”!当心钱没贷到,存款也没了!骗子就是抓住了人们往往都是因为急需用钱,越是这个时候越容易被冲昏头脑,就越容易踏入骗子的陷阱从而被骗。

一、案例分享

陕西省榆林市一男子小帅(化名)报警称:他通过短信链接下载某金融APP贷款,被对方骗走10万元。小帅通过一条短信链接下载注册登录一款贷款APP,按要求填写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需要的贷款额度,平台随即显示审核通过。申请提现后,平台却显示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账户冻结。小帅与客服沟通得知,提现得缴纳1.5万元的解冻金。小帅转账后,客服又称小帅操作不当,导致账户二次冻结,还得再转账4.5万元解冻后才能提现。就这样,小帅给对方陆续转账10万元直至接到了反诈中心民警的预警劝阻电话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二、骗局揭露

 第一步

诈骗分子一般先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平台,发布虚假贷款广告,一旦被害人联系,对方便伪装成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受害人信任,引诱被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

 第二步

受害人在App或网站进行注册后,他们会以贷款需审核为由,要求先缴纳“保证金”、“手续费”,或以操作失误、征信有问题、流水不足等原因,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

 第三步

一旦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最终结果不仅贷款没到手,还损失钱财。

三、警方提醒

金融类APP在手机应用市场的上架审核十分严格,需要提供相关资质证明。由于虚假APP无法在正规应用市场上架,诈骗分子只能以发送网址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让被害人下载虚假贷APP。正规贷款平台不会以“解冻金、认证金、保证金、做银行流水或者资质审核”为由先行收取费用!如需办理贷款,请通过正规渠道,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平台进行业务办理!如不幸被骗,一定要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对方联系方式等证据,并立刻拨打110报警。

 

内容来源:陕西公安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材料仅作为投资者教育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定或投资行为,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