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资者教育/反洗钱和防非宣传

世界投资者周|防非反诈专栏:十月典型案例(二)

发布时间:2022-10-14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引语【当前,侵害弱势群体的案件频发,各类非法集资、诈骗等案件层出不穷,并且犯罪手法紧跟时事热点、花样百出,我们一不小心便会着了道。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非法集资和诈骗的犯罪手法,提高防范意识,各市公安局都会定期梳理典型案例,剖析作案手法,给出预警提醒。小新会定期为大家搬运典型案例,希望大家以例为鉴,提高警惕。】

 

近年来,非法集资手段不断更新,隐蔽性越来越强,与洗钱罪、集资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犯罪交织发展,层出不穷。清远检察给大家选编了2件典型案例,揭露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打着高息回报”“养老投资等名号的非法集资骗局,助大家练成 火眼金睛。下面小新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清远检察发布的案例,学习经验,避免踩雷

案例一:石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09年开始至201412月期间,潘某以资金周转困难、投资项目急需资金为由,以每月2%5%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94人资金共计约1.7亿元。在潘某向外筹集资金期间,石某介绍多人借款给潘某,收取月息3分的高息。同时,石某本人又向外筹集资金,以月息13分来支付给多名出借人。2010年到2014年间,石某通过居中担保或介绍的方式伙同潘某非法向多人吸收存款共计2649万元,并从中赚取息差。

石某明知潘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仍为其介绍、担保借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清新区检察院于202036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清新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0123日,清新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石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罚金人民币50000元。

案例二:江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103月至2014年底,江某以投资房地产开发、资金周转等名义,利用高额利息(月息2分至4.5分)回报作为诱饵,通过签订借款合同的方式,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多次向多名被害人非法吸收资金共3092.34万元人民币。同时,江某还让多名被害人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宣传其借贷收息的不法项目。期间,江某将非法吸收来的大部分资金以个人名义放贷,并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息差价作为自己的非法收益。201410月份,江某因资金断裂,导致其无力支付多名被害人的借款本息,遂潜逃到外地一走了之,造成多名被害人几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的经济损失。

江某扰乱金融管理秩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清新区检察院于2020528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清新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01224日,清新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江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0元。

检察官提醒:

  除商业银行、公募基金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的金融机构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

  投资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要高度警惕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国外上市等蛊惑性宣传,不被礼品、赠品、返息等诱惑。

  不把资金投向虚拟货币等国家禁止交易的项目,不通过非法渠道将资金用于所谓的境外股票期货等投资,不把资金投向根本不了解的领域。

  遇到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一定要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避免头脑发热,盲目冲动。

  关注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

 

案例来源:清远检察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基金管理人本着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基金,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市场有风险,基金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充分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以保障投资者利益为己任,特此提醒广大投资者正确认识投资基金所存在的风险,慎重考虑、谨慎决策,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